疑云重重曹云金(三十三)
2018-04-27 08:01:0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“拜师”疑云


       围绕着郭曹之争的一些谜团疑云,笔者探讨至此,许多方面已相当清楚了,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:小曹是通过何种途径找到老郭“拜师”的呢?

       曹的大作《金声金事》及有关报道是这样介绍的:曹从小酷爱相声,对之“着魔”。有一天母亲问他想不想学,曹痛快地回答:“好啊,想学,您给我找个老师吧。”但曹这个人要求却很高,一般的老师看不上,让他服气的只有两人:田立禾和马志明。通过“一些运作”,找到了田立禾。但田不可能收他为徒,只答应给他开蒙。田建议曹报考他任教的北方曲艺学校,里面设有相声专业,能更好地对其指导。“曹云金自知不是上学的材料,听到上学就头疼,最终谢绝了田立禾的好意。”

       笔者先打断一下上面的“介绍”,插进几句话:曹早就厌烦了上学,厌烦了学校,故高三(上)就辍学了。现在想学相声,北方艺校有“学堂教舍”,但他就是不愿上学,故谢绝了田的好意。既然不愿到学校去学,那只能是“住家教学”。但曹却在博文中指责老郭家“没有什么学堂教舍,是住家教学”,相声这门艺术从诞生之日起还不都是这样在家带徒的?从小就喜爱相声的曹难道不清楚吗?可见,曹为了抹黑老郭,什么都要拿来责难,责难人家家里“没有什么学堂教舍”,家里怎么会有“学堂教舍”呢?“住家教学”最适合曹了,但也要拿来指责。罪过!罪过!

       继续上面的“介绍”:“拜师”问题成了“困扰我继续学习相声的一个大难题”,“为这件事,家里人也没少出主意想办法”,为此母亲“费了不少脑筋”后“直到有一天”告诉他:“你有个表姐夫,叫郭德纲,在北京说相声呢······”

       这是早先曹在《金声金事》及有关采访文章中的说法,数年来的一贯说法。

       但后来曹又有了另一种说法,《了结》一文说老郭“号称办学授课”,即曹看到老郭的招生广告后,在母亲的陪同下“只身一人”到京找到老郭的。

       曹前后有两种说法,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?

       笔者认为前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,因为曹数年来在不同场合多次这么说,说法基本保持一致。

       再来看看后一种说法。老郭首先否定了这种说法,说“我当年并没有什么号称办学”。笔者在“疑云(十)”中也作过分析,认为是曹的谎言。今天把曹的前后两种说法对比看,更显得不可靠:曹“听到上学就头疼”,不愿上北方艺校,而郭“号称办学授课”,同样是“上学”,怎么愿意去?北方艺校有曹“服气”的田立禾指导,曹不去,而郭的名字没听说过,怎么愿意去?说不通呀!还有,这种说法是在老郭清理门户后,曹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在通篇都是谎言的博文中说的,更显得不可靠。

       接下来欣赏一下这种说法的原文句子,也很奇妙:

       “二零零二年,你号称办学授课,我只身一人,满怀希望来北京求学。”

      这是《是时候了,也该做个了结了》的第一句话,这开篇第一句就是谎言:“你号称办学授课”是谎言,“疑云(十)”早就专门分析过;“我只身一人”也非实情,实情是母子俩一起来京(“听母亲的话和她一起到了北京”);而“满怀希望”也不是真话,请看《金声金事》及有关文章是怎样说的:

       “你要不要跟着他学学,也出去闯闯?”

       “谁啊?他行吗?在天津都没听说过。”

       “行不行,你去看看,去北京见见世面也是好的。”

       “一切都是未知数。如果不行,我就回天津,继续摆摊做小生意。”

       瞧,曹母话说得多轻松,“学学”“闯闯”“看看”“见见”,那是因为老郭免费收徒,真要交昂贵的学费是不可能有这种口气的。小曹是“怀揣着各种疑惑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踏上了一条“看不到光明的道路”,不可能“满怀希望”,当然,也不可能当天就交了8000元。

       苍天在哭泣,海河在流泪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