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云重重曹云金(二十九)
2017-04-28 20:20:07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“串通”疑云


      小曹指责老郭“串通”徒弟企图多收“拜师费”:“你说我和何云伟,每个人要交3000块拜师费,这是规矩。后来你觉得3000要少了,琢磨这事儿还能赚钱,你让我和何云伟,统一口径,告诉潘云侠拜师费是5000,这样你又能多赚2000。”

      笔者起初很天真地认为是真的,所以先前在“疑云(二)”中做了这样分析:“ 至于串通徒弟收潘5000的说法,应该这样理解:第一次‘摆知仪式’上,没有收潘,需要等到下一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物价在涨吧,何况当初本可以收5000的。老郭打算下一次收潘的时候,让他交5000。收5000,并不是想多收2000,而是想自己少损失2000。串通徒弟说谎,应理解为善意的谎言。但后来潘离开了德云社,不再学相声了,这5000应该是想收也收不到了。”

       笔者后来经过深入细致地探讨,发现又是曹编造的谎言。笔者分析如下:

       一、前面的文章已提过,所谓的“拜师费”实际上是“摆知仪式”的费用。第一次“摆知仪式”共收徒5人,他们是何云伟、孔云龙、栾云平、曹云金、于云霆。由于拜师的有5人,所以老郭不可能说你和何云伟要怎么样,而只会这样说:你与他们4人每个人都要交3000块,这是规矩。

       二、不可能单单让你和何云伟统一口径,拜师的共有5人,如果要“串通”,须统一5人的口径,包括于谦(替6个月大的儿子交了3000)。

       三、如果想“串通”起来骗下一批拜师的人,让他们多交钱的话,那得这批人一起骗才行,不可能只骗其中的一人吧。第二次“摆知仪式”共有26人,难道“串通”上一批拜师的两个人(曹与何),去骗这一次拜师的某一个人,或者把26人都骗了?

       四、曹说“这事儿还能赚钱”,真的是这样吗?事实上第一次拜师仪式亏了钱(见“疑云(二)”),那么第二次能赚到吗?请看高鹤彩的介绍:“2009年拜师,师兄弟们每人2000元,用于师父、师娘、引师、保师、带师和主持人购买金戒指各一枚,师父、师娘每个徒弟回礼一份,玉竹扇一把(北京十里河老董)价值1000元,红木醒子一块、玉子板一副价值600元,手绢一副价值50元。”

       第二次拜师每人收2000元,26人最多能收到52000(也可能不让困难的徒弟出钱),收费由徒弟负责,老郭根本没经手。买了6个金戒指还有余钱,事后徒弟们聚餐(第二次拜师只搞仪式不宴宾客)花去一些,剩下的返还给了个人。老郭夫妻俩收到两个戒指,而他们在每个徒弟身上花了1650元,总共付出的钱有42900元。你说赚了还是亏了?老郭送给徒弟的扇子(上面有郭的题字),据说已值8000元。

       五、老郭真的会用这种方式来赚钱吗?笔者认为绝不可能。孔云龙是参与第一次“摆知仪式”的徒弟,老郭不仅没让他出钱,反而在他身上花去了好几万。怎么回事?原来孔在拜师前几个月出了交通事故:孔骑摩托与轿车相撞(轿车司机死亡),两车报废,摩托成了碎片,人当场飞出去,浑身是血,全身玻璃,缝了五六十针,一个多月才醒来,但已失去记忆,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后于拜师前几天恢复记忆,才挤进第一批拜师的队伍。孔这个人频频出事,一次放礼花人被炸飞,一次撞公交鼻梁断了,一次楼梯摔落大腿骨折打钢板,一次吃烧烤邻桌纠纷遭波及被打晕。老郭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费。

       老郭为徒弟花钱一向大方,曹买房帮助出了装修费,何结婚给了6万,张鹤伦结婚酒席钻戒都是师父掏钱,其他诸如帮徒弟交首付、帮徒弟及家属垫付医药费、借钱给有急用的徒弟等等,不胜枚举。这样的好师父、好老板怎会骗“拜师费”?两次“摆知仪式”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。小曹说老郭“琢磨这事儿还能赚钱”,指责其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利,完全是血口喷人,诬良为盗!

       六、第一次“摆知仪式”时间在06年10月29日,而潘云侠早在05年就离开了德云社,不学相声了,他不是参与第一批拜师的人,更不可能是第二批拜师的人,怎么可能“串通”起来去骗他呢?

       曹处心积虑编造的这个“黑料”可概括为:郭“串通”曹何欲骗潘。曹这样做跟“在死人身上做文章”有异曲同工之妙:搬出离世的人来编故事,死无对证;搬出何潘来编故事,也无法求证,因为何不可能揭穿曹的谎言,潘不可能证明不曾发生的事情。曹编造这个故事可谓手法高明,读者往往会信以为真,笔者也上了他的当,足足信了半年多。曹真的如郭所说“工于心计长于谋算”啊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